猕猴桃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贵州奋力走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之路 [复制链接]

1#

1月出台《全省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培育工作方案》,3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5月召开全省农业现代化推进大会……开年以来,在农业领域,贵州密集落地一系列重大政策,吹起一股“提质增效”的劲风。

贵州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因“山”而面临诸多发展“劣势”,同时也“因山而名、因山而特、因山而美、因山而富、因山而贵”。贵州发展潜力在“山”、希望在“山”、出路也在“山”。着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提升整体经济效益,奋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贵州目标明确,措施明晰:要分层级布局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初加工和中间加工环节留在县域,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跨区域发展农产品加工;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综合效益;要强化资源统筹,深入实施“贵州绿色农产品”整体品牌建设工程,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贵字号”区域公共品牌……

转型升级活力足

确立从“农业里长出工业来”的理念,这些年,遵义市围绕建设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的战略定位,依托国家级遵义辣椒市场、遵义综合保税区、黔北物流中心等优势,出台《遵义市培育辣椒加工“小巨人”企业实施意见》,实施辣椒加工“小巨人”培育工程,着力培育和壮大了一批辣椒加工企业和核心品牌。

现在的遵义,有“贵三红”“一品红”“遵辣”等为代表的辣椒食品加工企业,有“德庄”“播州红”为代表的火锅底料加工企业,还有“天源堂”“方本生物”为代表的辣椒萃取精深加工企业。大项目、大企业加持,遵义传统的辣椒种植产业已然转型升级,深加工做得风生水起。

遵义辣椒产业的转型升级是贵州农业奔向现代化的一个缩影。年,贵州农业增加值增长6.3%,增速继续位居全国全列,茶叶、辣椒、蓝莓等种植面积均位居全国第一。

不过,贵州农业的一个短板也逐渐凸显——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5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如何破题?贵州提出,分层级布局农产品加工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精深加工、强链补链上。根据《全省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培育工作方案》,贵州将集中资源重点培育16家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奋力推进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实现大突破。

抓提质,促转型,省内各地都在行动。六盘水市持续推动以“凉都三宝”——红心猕猴桃、刺梨果、早春茶为重点的特色产业的精深加工,包括果酒、含片、面膜等深加工产品正不断涌现;望谟县将板栗作为主导产业,陆续开发出板栗酱、板栗粉、黄金米等加工产品,还有板栗保肾素等高附加值产品正在研发中,填补了西南三省无板栗精深加工的空白……

“接二连三”创新局

高标准大棚内人头攒动,亩产斤的优质葡萄吸引着人们前来“采摘游”;食用菌基地里,4家龙头企业前后入驻,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这是位于贵安新区高峰镇的贵澳农旅产业园,在园区的优质果蔬产业带动下,周边村民已从传统农民变成新型产业化农民,拿工资吃饭。高峰镇也闯出了一条以特色产业缔造特色城镇的发展之路——引进包括贵澳农旅产业园、贵州蓝之美万亩蓝莓产业园等项目,全力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领域深度融合,打造融合现代民宿养生、休闲、采摘、生态观光等多元素为一体的农文旅产业。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业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早在年1月贵州省就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制定了实施意见,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加速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湄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湄潭县农村改革成果为依托,以茶旅一体为主要形式,创新形成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又一个“湄潭实践”;关岭自治县以关岭牛产业为突破口,兴建屠宰场、旗舰店餐厅和食品加工厂,大力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有效延伸了关岭牛全产业链……

为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大力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深度融合,推进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全价值链建设,不断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下一步,贵州将加快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加快推进“农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不断完善产业融合支持政策体系,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格局,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品牌建设赋动能

南方有嘉木,黔地出好茶。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独特优势,孕育了以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和遵义红等为代表的、享誉中外的绿色生态健康安全的贵茶。

贵州绿色、优质、无污染的农产品符合人们对生态产品的需求,随着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极大提高了贵州农产品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贵州绿色农产品,吃出健康好味道。年,贵州特色食品、多彩贵州水、贵州刺梨三个公共品牌相继发布,让贵州生态特色食品品牌建设再上新台阶。

4月6日,农业农村部对年首批拟予登记保护的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公示。其中,来自贵州的14个产品上榜,包括平塘乌骨鸡、兴仁牛干巴、石阡土鸡、兴仁薏仁米、从江田鱼、贞丰火龙果等。若此次公示的产品全部入选,贵州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数量将达到个。

当前,贵州正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机遇,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更多绿色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风行天下。绿色优质农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升,美誉度、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扩大,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不断丰富。在贵州,每一个小产区都有可能造就一个大产业,蕴藏着巨大的绿色商机。

按照规划,接下来,贵州农产品将突出绿色生态健康安全优势,健全品牌标准和体系,进一步挖掘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夯实品牌文化底蕴,讲好贵州故事,强化质量管理,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记者刘蓝婴)

本文来源:央广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