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你以为的付出,只是一厢情愿的“自我感觉良好”!
最近,有这样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引起了热议。
有网友晒出了半个没有果肉、只剩下果皮的猕猴桃,配文是:“没想到我也逐渐成了父母辈那样的人。”
他说,猕猴桃9.9元一个,很贵但经常买,因为女儿喜欢吃。
他其实也喜欢,但从来没有吃过一整颗,都是切开把果肉挖出来给女儿吃,自己啃着剩下的果皮。
很常见的中国式付出型父母,对吧?总是给孩子最好的,自己吃点边角料就心满意足了。
然而评论区里,却彻底翻了车,很多人觉得这种行为非常窒息:“何必呢?光在这感动自己,要么给孩子惯得自私,要么给孩子不应该承受的负担。”
“我觉得千万不要这样,要先自己再孩子,不然孩子会觉得,妈妈从小都是吃边角料的。”“我大了以后发现,爸爸妈妈就是舍不得吃,什么好的都给我,反而会给我很大的压力。我希望的是好吃的大家一起吃,哪怕只是尝一口。”
“何必呢,又不是买不起,看了让人吃不下,我跟老公让她吃她还不吃,自我感动。”
有太多父母,在有了孩子之后,就变成了那个吃鱼头吃剩菜的人,仿佛自己就不配吃点好的:比如,“有俩孩子后我吃三个芒果核,芒果肉都是孩子的,我只配吃芒果核了。”
还有流传很久的“妈妈爱吃鱼头的故事”,妈妈把鱼肉省给孩子吃,自己吃鱼头,结果孩子成年后以为妈妈喜欢鱼头,给妈妈买了好多鱼头。这样妈妈完成了爱,却让孩子有了深深的负罪感愧疚……
我们爱孩子可以多种方式表达,并不需要要这种感动自己的自我牺牲。
但是也有那种妈妈真的是下意识的动作,把好吃的放孩子面前,先孩子后自己。但是他们不会去宣扬,就默默付出。这种真的是无声的爱,希望孩子也能看见父母的付出,别“子欲养而亲不待”。
但父母这样“自我牺牲”式的教育,真的是孩子所期望的吗?这样做的后果,极有可能是:操着老妈子的心,做着保姆的事,感动着自己,道德绑架了孩子。
说句不好听的话,父母可以选择让不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而孩子却没有选择,她是因你的选择而生。但是请不要忘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会思考,会有自己的需求,他不是你人生的依附品,用来给你弥补自己的缺憾的……
作家甘北,曾收到过一位年轻读者的来信,讲述了她那令人窒息的妈妈。
他们家其实是中等偏上水平的条件,在一线城市有房有车,收入也不错。
但一家子却活得一点也不舒坦,因为她妈妈却有一项神奇的本领,就是能让所有人都陷入负罪感里。
比如说,他们当初买房,分配房间的时候,她妈妈坚持要把主卧让给女儿,尽管女儿再三反对。
女儿说自己马上就快考大学了,以后在家的机会少,占着主卧浪费。但她妈妈却坚持不肯,说她是家里的独生女,只想要把最好的给她。
但从那以后,女儿的噩梦就来了:每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妈妈就会数落她:“我还要怎么对你,为了给你最好的环境,家里最大的房间都给你了......”
亲戚朋友过来参观新房,妈妈总是不厌其烦地跟人强调:“我们家主卧都给圆圆了,我这个当妈的还要怎样?”
就连学校开家长会,妈妈都要跟老师强调一边:“为了这个孩子的成长,我们真的费尽了心思,被人家孩子住小房间,我们家圆圆住主卧......”
女儿受不了了,好几次都跟妈妈说想把房间换一下,妈妈却马上哭诉:“我这样呕心沥血,你还不领情?”
这样的事几乎数不胜数。比如秋天吃大闸蟹,又不是吃不起,但妈妈就是不动筷子,说自己不吃海鲜。然而每次吵架的时候,她就会把这件事拿出来邀功:“我连大闸蟹都舍不得吃,全给你们留着......”窒息吧?这已经不是所谓的爱了,这只不过是一种自我陶醉。
把自己放在惨兮兮的位置,强调自己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还换不来孩子的理解和感恩。
看似做的每件事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里面隐藏了这样一个逻辑:“我对你这么好,你应该给我回报。”
就像哲学家罗素在《幸福之路》中写道:“做父母的不是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多做些事情,凡是自我牺牲的父母,往往对孩子极端自私,会从感情上掌握住孩子,过分的牵挂往往是占有欲的伪装。”
总是挂在嘴边的付出,不过是想让孩子顺从自己,听从自己的指挥罢了。
有时候父母觉得自己童年缺失了什么,他们想把自己觉得最好的给孩子,一厢情愿的,把自己当初缺失的转移到孩子身上,一种另类弥补自己的缺憾。还有把自己的梦想也转移给孩子,而不会问孩子需不需要,“以爱之名”的枷锁。
给孩子报很多的培训班,不看孩子能不能承受,美其名曰怕孩子输在起跑线;孩子成绩一下降,就数落孩子,说自己给孩子报培训班花了多少钱,陪读花了多少精力,你就是以这样的成绩回报我。
还有那种夫妻感情不好,说为了孩子勉强凑合过日子,说起来就是孩子现在怎么这么不听话,越大越不懂事,我们当初为了你牺牲了多少,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父母有时说着不给孩子压力,但是他们有时的所作所为所说的话,句句都是给孩子的压力“窒息的爱”。
孩子因为压力一反抗,反而是自私的白眼狼,不懂事。
父母爱孩子的同时也不能失去爱自己的能力,你的生活除了孩子外还有你自己;还需要跟孩子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