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村集体为何另寻致富果 [复制链接]

1#

□冯晓刚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周金泉

在人们印象中,过去“中国柠檬之乡”安岳县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大多都聚焦柠檬产业。然而,为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安岳县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时,已不再紧盯着柠檬,而是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纷纷寻求各自的特色产业发展,并已初见成效。

品种“错位”立体发展晚熟柑橘

“今年我们村集体发展的砂糖橘已正式投产。从上月底开卖到目前,沙糖橘已经卖了2万斤了,主要销往重庆。”11月18日,安岳县石羊镇石包村第一书记刘双十高兴地说,“再过两三个月,我们新发展的60亩‘大雅1号’也将迎来初投产,预计可产6万斤。”

据刘双十介绍,年底,石包村村集体在谋求集体产业发展时,考虑到柠檬市场价格波动大和种植过多等因素,最终确定发展砂糖橘和晚熟柑橘——“大雅1号”。村集体利用国家项目投资万元,配套建设了排水渠等基础设施,成功吸引业主投资90万元入股。双方合伙发展了亩砂糖橘、60亩“大雅1号”。

村里为这次投资算了细账,从今秋开始,砂糖橘和“大雅1号”相继投产,金秋砂糖橘预计总产可达3万斤、“大雅1号”总产量达6万斤。按5元/斤的市场价计算,产值突破45万元。

如此丰厚的回报,让刘双十看到了综合利用土地的价值,继续提升亩产值的希望。“为了最大化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益、解决农户务工,我们在果园里又套种了莲花白、胡豆等蔬菜作物。下一步,我们还准备在果园散养几千只土鸡。”刘双十表示。

种植“稀奇”差异化打造“一村一品”

在石包村几公里之外的石羊镇同心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则实现了安岳新突破——种上了红心猕猴桃。

11月18日,记者在该村看到,山坡上新建不久的猕猴桃园,水泥柱林立,青翠的猕猴桃藤蔓已经上架。

“年,村里准备打造‘一村一品’。但到底选择什么产业项目发展?大家犹豫不决。最后,我们考虑到柑橘类水果在安岳已经发展太多,就想整一点稀奇的,红心猕猴桃在安岳就没有!”同心村第一书记肖良说,“于是,我们请都江堰的技术人员过来看。他认为我们村适合栽植红心猕猴桃。后来,我们还专门取土样进行了化验,证明我村种红心猕猴桃没有问题。”

据肖良介绍,年4月,同心村与一名业主达成了合作,村集体拿出30万元产业扶持基金、业主投入30万元,从都江堰购买了红心猕猴桃种苗,在村里种了60亩,预计明年就将投产。“村集体与业主的合作期为9年。合作期内,村集体共计固定分红21.6万元。合作期满,村集体将收回当初投入的30万元产业扶持基金,猕猴桃园由业主自行经营,继续起到示范和带动村民增收作用。”

多元发力壮大村集体收益

其实,石包村、同心村并不是个案。年以来,安岳县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已呈现多元发展、百花齐放的格局。

“全县积极发展柠檬产业,获得不错收益。但不能品种单一,必须多元发展。”安岳县乡村振兴局办公室主任颜英说,“我们结合各村土专家的技术力量、考虑农户的种植和养殖习惯,因地制宜做了方案,指导各村集体发展产业。”

据颜英介绍,目前,全县已有30多个村集体与温氏集团合作建起了代养场,一个代养场年出栏生猪至少头;村集体还通过独立经营以及与业主合作,有七八个村集体建起了1万余亩的藤椒园、3个村集体栽种了0亩蜂糖李、6个村集体发展了亩莲藕。已有95%的村集体产生了收益。

对于石包村、同心村探索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智库首席专家郭晓鸣也看在眼里。他认为,当前我省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具有比较优势:一是村集体有资源,即闲置土地、扶持资金,都可进行充分整合再利用;二是在一定区域内,村集体具有组织信誉。因此,村集体可积极发挥比较优势,与外来投资者合作,让“专业人做专业事”,村集体作为“投资者”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管,围绕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低风险稳定发展。同时,这种合作还带来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带动小农户发展和务工。从而实现“项目稳定增收,农户增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