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临床诊疗与科研高峰论坛 https://m.39.net/pf/a_5334062.html初冬时节,寒意渐浓,在播州区三岔镇高山村猕猴桃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正在基地里施肥、松土。
为促进全镇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播州区三岔镇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依托资源禀赋,牢牢把握产业发展“八要素”,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扎实推进全镇猕猴桃产业发展。
猕猴桃被称为“维C之王”,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三岔镇是典型的低低纬度高海拔山区,气候宜人,雨热同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当地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具备出产优质猕猴桃的条件。
产业兴则农村兴,农业强则百业强。近年来,播州区三岔镇坚持把猕猴桃作为脱贫攻坚优势产业、乡村振兴山地特色产业、生态建设高效产业来抓,目前已在高山、长山、长安3个村和庆远社区种植以东红、翠香、红阳为主的红心猕猴桃余亩。
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农户”利益链接机制,种植户达户,从业人员达人,猕猴桃专业合作社14个。
按照“规划先行,市场引导,政策扶持,板块推进”,打造产供销全链条的猕猴桃产业链,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形成了独特的三岔高山模式。
高山村曾是省级一类贫困村,山高坡陡、土薄石厚,交通条件恶劣,多年来,这里的百姓被贫穷困羁于此。
年,三岔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遵义市播宏猕猴桃果业有限公司,带动三岔镇猕猴桃产业发展。
高山村按标准化栽植猕猴桃后,与遵义播宏猕猴桃果业有限公司合作经营,村集体前期投入占股30%,遵义播宏猕猴桃果业有限公司负责后期投入和技术指导、销售等,占股70%,猕猴桃挂果产生效益后,村集体每年按30%的利润分红,真正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今年,高山村的猕猴桃大部分已挂果,产量80万斤,产值达余万元,三岔镇的猕猴桃产业已初具规模。
农户带上了产业发展快车道,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年,贫困户叶利伟家种了3亩猕猴桃,今年,他的猕猴桃卖了多元。
种植猕猴桃有了收入,叶利伟家里添置了新火炉和净水器。
“今年看到了希望,我又种了一亩多,争取靠种植猕猴桃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叶利伟笑着说。
刘洪跃是遵义山高红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年初,刘洪跃把市区的房子卖了,投入多万发展猕猴桃产业。
第一批种了亩,除了种植猕猴桃,刘洪跃还通过“精品果园+农家乐”的模式,发展农旅一体化。
“今年,我的基地猕猴桃产量有10万斤,产值50万元,每天最多的时候有多人来体验采摘,还把我的农家乐带火了。”刘洪跃笑着说。
如今,三岔镇的多户猕猴桃种植户加入了该合作社,合作社在刘洪跃的带领下,发展得越来越好,仁怀、桐梓等地的种植户都来参观学习。
通过政府引导,大户带动,合作社在技术、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日渐成熟。今年,合作社的部分优质水果还进入了香港市场,每斤卖到二十多元。
今年,遵义山高红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遵义市百佳合作社”,遵义市农业农村局还奖励了合作社6万元。
为推动全镇的猕猴桃覆盖,三岔镇在高山村猕猴桃示范基地创设“初心长廊、兴农课堂”,为农户提供“产业课堂+田间基地+专家团队+示范农户+龙头公司”的产业联动培训模式。
截至目前,三岔镇已培养猕猴桃高级果农14名,培训职业农民80多人,轮训果农0多人次。标准化生产技术在全镇猕猴桃产区得到了大力推广运用。
引金融活水浇灌贫瘠之地,是脱贫攻坚的重要课题。为推动三岔镇猕猴桃产业发展,遵义农村商业银行三岔支行通过创新信贷服务方式,为产业发展护航。
“为助力乡村振兴,助推产业发展,遵义农商银行已陆续推出“特惠贷”“产业贷”“猕猴桃贷”等信贷产品,为助推猕猴桃产业,遵义农商银行猕猴桃贷实行基准利率,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截至目前,我们的贷款金额已达1多万元。”遵义农村商业银行三岔支行行长彭从江说。
贫困户王大发常年在外务工,在政府的带动下,年初,他回到高山村,开展种植猕猴桃。
遵义农村商业银行三岔支行为他提供了20多万元信用贷款,帮助发展猕猴桃种植,王大发第一批种了48亩。
今年,他家的猕猴桃产量有4万斤,产值达到25万元,除去成本,今年的纯收入有13万元,王大发靠种植猕猴桃实现了脱贫致富。
在三岔镇党委和高山村党总支的带领下,高山村通过种植猕猴桃已实现华丽转身,今年11月,省扶贫办授予高山村党总支“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曾经困羁于山,如今兴业于山。昔日的荒山,正在慢慢变绿,这些茁壮成长的树苗,不断长出“致富果”,以猕猴桃产业发展走出的新路子,引领着高山村驶入致富快车道。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蒋洪飞
编审郑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