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箱子里拿出五个猕猴桃。个头很小,放在手心里和初生的鸡蛋差不多。形状也挺不规则的,有的是圆柱形,有的则是扁扁的长条形。表面的毛又长又粗糙,是黄褐色的。我捏了捏,稍稍有些软了。于是用小刀削去外皮,露出里面翠绿的果肉。切成小丁,用自制的酸奶拌着吃。猕猴桃的甜度刚刚好,足够中和酸奶带来的酸味。
这是我网购的第三批猕猴桃了。前两批来自于陕西,都是有名的品种,分别是翠香和徐香。而这第三批算是比较晚熟的品种了,它来自贵州。是贵州的花友下乡扶贫,帮助当地的老乡在网上销售的。前些时候看《我和我的家乡》,其中*饰演的角色就是个扶贫干部。而贵阳的花友小韩,也正是和*饰演的角色一样,每日的工作就是帮助当地的老百姓摆脱贫困。
我没有见过小韩,只是在网上常常跟着他学习有关苔藓的知识。在工作之外,他的爱好就是研究苔藓。很难想象,那么小小的植物,其实细分起来种类也不少。虽然我们外行人看苔藓,也就是绿油油一片。可是在小韩的眼里,它们却有着各自独特的美感。很惭愧,至今为止我只能分辨出葫芦藓,金发藓等特别有限的几个品种。
前些日子小韩在网上发布了贵州当地猕猴桃滞销的消息,众多花友都从他那里采购了一些,我也买了一箱。我选择的是小果,只要二十多块钱,数量特别多,满满的一箱。放了一周之后,果子开始慢慢变软,口感和味道并不逊色于翠香徐香等品种。只是贵州猕猴桃大概还保持着比较原始的外貌特征:表面的绒毛又粗又长,看起来并不如翠香等品种美观,更不用去和进口品种相比了。但对于我这样的吃货来说,已经打定主意再来一箱了。
说起猕猴桃,就不能不提到它那个更加高大上的名字:奇异果。原本产于中国的野生水果,出国转了一圈,再回来就已经是世界闻名的奇异果了。猕猴桃的际遇堪称传奇。说起来,中国的野生水果真不少,单单只是深圳,就有岭南山竹子,紫玉盘,山椒子,地稔,山稔等等。但有着猕猴桃这般传奇经历的却寥寥无几。
其实追溯起来,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古人就已经在《诗经》中提到过这种植物: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诗经·桧风》
“苌楚”便是如今的猕猴桃。整首诗的意思是:潮湿的地方生长着猕猴桃,她的枝蔓轻柔摇曳,它的花和果实婀娜美丽。我真是羡慕你无家无室,没有拖累。
其实单单从字面来看,诗歌无非是羡慕猕猴桃生机盎然,无思虑、无室家之累。至于诗人为何产生这一奇特的心理,则是见仁见智不一:或说是赋税苛重,或说是社会乱离,或说是遭遇悲惨,或说嗟老伤生,但谁也无法坐实其事。不过,我想当今那些处于婚姻围城中的男女们见到此诗,说不定心中也会涌起与作者相同的情感。只是当今的人们,有谁到野外见到过那长条摇曳的猕猴桃呢?
由这首诗可见,猕猴桃在那时就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植物了。只是,没有人将它看做是一种可以食用的水果。以至于直到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这种植物时,仍然特别强调了它名字的由来:
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
虽然后面又提到猕猴桃“经霜始甘美可食”,但在古人眼中,此等野果上不得台面,更无法与桃李等正宗的水果相提并论。
说起来,还真要感谢那位将猕猴桃带回新西兰的女士。年,一位新西兰女教师来中国,探望她在湖北省一所教堂传教的妹妹。她就是伊莎贝尔(M.L.Fraser)。就在那一年,伊莎贝尔带着一小包美味猕猴桃的种子回到新西兰。这包种子发芽长出了三株猕猴桃,并且顺利开花结果。此后,这三株猕猴桃更是成为现代猕猴桃产业的奠基石。
实际上,在伊莎贝尔之前,有很多植物猎人已经将猕猴桃的种子送往欧洲和美洲。但不幸的是,他们说采摘的种子都是雄株,无法结果。而伊莎贝尔带回新西兰种子繁育出的三株植株中有一株雄性植株,还有两株功能性雌株。看来,上天要让猕猴桃以这种方式广为传播。它的英文名kiwifruit,正是来自于新西兰国鸟kiwi鸟。鸟与果,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东西,却被人为地联系到了一起,最终,走向了世界。
其实广东本地也有猕猴桃,我在梧桐山中就见过,是一种名叫阔叶猕猴桃的野生品种。我见到的应该是雌株,因为在第二年去看时,我见到它初生的小果。第一年的时候去的早些,见到的是花。它长在山腰处,枝条柔软下垂。叶片是心形的,翠绿色。和叶片相比,花和果实都显得娇小玲珑。
阔叶猕猴桃的花瓣翻折,不知道是否是已经授粉的缘故,花瓣靠近花心处是淡淡的肉粉色,而其它则是淡黄色。它们翻折的幅度很大,所以一眼就让人看到那些凸显的雄蕊。可惜这些雄蕊都只是用来装点的西贝货,它们并不能为繁育后代提供花粉。猕猴桃的花粉必须来自于雄株,这也说明,除了这株雌猕猴桃之外,山中某处定然还存在着至少一株雄猕猴桃。不然,那些小小的果实来自何方?
新鲜的猕猴桃,不仅仅甜美多汁,而且带着一种山野特有的气息。那是不少人工栽培的水果所丧失了的气息。所以,我不爱叫它奇异果,还是猕猴桃这个名字好。咬一口猕猴桃,想象着自己吹着山风,和猕猴一般在林间逍遥。
小园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