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每棵树上的果实成熟(后熟)节奏一致?
采摘后的猕猴桃,可以通过控制外界环境的湿度、温度等保证果实的后熟节奏一致,但挂在树上的果实,真的ok吗?在树上的果实,其后熟可能会受到果树生理状态的影响。针对不同的树,树势旺的,根系吸收营养的能力强,果实贪长可能后熟开始晚;病虫害严重、树势弱的,果树出于自我保护,果实可能会提前开始后熟。针对同一棵树上的果实,大果比小果的营养获取能力更强,果实生长的位置也不一样(比如离主蔓远近、离结果母枝距离等),这些果实的后熟开始时间又是否一样呢?▲拿出来比了一下,右边三个皮更皱的更软一些,左边两个还能稳住形状。在树上的果实,其后熟可能会受到果园地形的影响。果园地形差异会导致近果实周围的气温差异,从而影响果实的后熟速度。温度是猕猴桃后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一片果园,迎风面和背风面的气温有差异,低洼处和高处气温也有差异,而这些差异又会给果实后熟带来多少影响呢?在果树上的果实,其后熟可能会受到气候的影响。大多数猕猴桃的成熟时间都在中秋节前后,秋季气温变化大,有时候一天的温差能超过10℃,而且又日晒又雨淋的,这些对猕猴桃的后熟会不会有影响呢?(该小节属个人思考,欢迎大家佐证)▲拿一个捏一圈,中间比两端更软,果肉成果浆,看这手感插根吸管喝果汁完全没问题。02
贮藏期严重缩短,且储运成本增加
达到”即摘即食“的猕猴桃,其贮藏时间注定要缩短。按时采摘的猕猴桃,在0~1℃的环境下可以存放几个月时间,而完全后熟的猕猴桃,能保存30天就不错了,大多数时候要求消费者尽快食用。另外,按时采摘的猕猴桃,对压力的承受度更高,而软熟的猕猴桃,对压力的承受度更低,运输的过程中损坏风险更大,并且这个损坏风险可能还会随着运输量的增加而增大。▲猴哥买了五斤,装了两层泡沫,每个猕猴桃都有单独的坑位,但还是坏了3个,坏了就这样。那是不是暗示消费者,你不能一次性买太多,因为不能放太久?是不是暗示很多收果商,软熟的果实损坏风险很大,可能有一部分要砸在你手里?并且对包装的要求也很高,因为果实之间要完全避免挤压。03
“即摘即食”会严重压缩销售期
选择“即摘即食”模式,意味着你的销售期更短。这种模式由于果实的贮藏时间减少,储运成本增加,会导致货架期缩短,从而导致销售期的压缩。果实在树上软熟了才向消费者销售,这些果实能在树上挂多久,销售期就是多久。虽然现在有“预售”这么个词,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基本没啥影响。而且你还得注意,等你的猕猴桃在树上软熟后,按时采摘的猕猴桃已经大量输送到市场,水果店超市已经摆满了各种猕猴桃。▲这时候,超市里已经有很多猕猴桃了,“即摘即食”猕猴桃干得过它们吗?而按时采摘的猕猴桃,可以存放几个月的时间,保鲜技术好的甚至能放1年,再加上后熟以及后熟后可以保存的时间,销售期肯定是要长很多。不过,如果你种的猕猴桃不是很多,并且有忠实的消费群体,或者你本来就只想做采摘的话,销售期长短对你也没啥影响。04
所谓”摘下来就能直接吃“的最大亮点,消费者会买账吗?
从树上摘下来就能直接吃,讲真,消费者未必会买账!不是猴哥抬杠,而是品质这东西,不是我们说好就好,得消费者认可才作数。讲口感,有的人喜欢硬一点的,有些人要吃入口即化的,有些人要吃软硬适中的;讲糖度,有些人越甜越好,有些人喜欢酸一点的,有些人要吃酸中带甜。所以,糖度并不是品质的最高追求,找到消费者需要的感觉才更重要。消费者对于吃的东西,多数时候评判好坏完全靠感觉,但感觉这东西,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说心情、当时饱饿程度、和谁一起吃、天气好坏等。这在餐饮上表现很明显,比如我们经常觉得一家店的东西或某个菜很好吃,但第二次去吃的时候会觉得也就那样,一般般啥的。▲猴哥一个人也吃不了那么多,分了些给同事,带了些回家里,不知为啥同事放在桌上好久也没吃,带回家老姐一看就说,你这个猕猴桃都坏了·····(猕猴桃心里苦呀)另外,消费者其实最开始接触到的是外观品质,水果高颜值是有市场需求的,不然大家也不会费尽心力的整包装。精美的包装或者较高的颜值可以给消费者留下好的第一印象,除非品质真的太糟糕或者价格太贵,不然消费者多数都会认可。当然了,”即买即食“也并非完全没有可取之处。
01软熟后能放更长时间。和按时采摘的猕猴桃相比,就算是后熟过头,它也并不会坏掉。▲表面看着软成一滩泥,但内里是好的。按时采摘的要是软成这样,怕早就有酒精味了。02“即摘即食”+采摘模式也许效益不错。如果面积不是很大、果园位置良好,人/车流量较大的话,做采摘说不定能给消费者带来不错的体验。03干物质含量高,因为留在树上后熟,所以果实有足够的时间生长,足够的时间积累干物质,也就比按时采摘的干物质含量高了。▲因为好奇,放了两个在冰箱保鲜里测试能放多久,年10月31日放进冰箱保鲜档,年12月15日晚上拿出来剥开坏了一个。(放这么久其实是因为后来忘记了~)总之,猕猴桃“即摘即食”模式,主打采摘的果园可以尝试,或者用作果园引流,但如果是想应用在面积较大的果园的话,天花板非常明显;想让消费者买账“即摘即食”猕猴桃,还需要时间培养;如果只考虑糖度、各营养物质含量的话,硬性指标“即摘即食”猕猴桃是没问题的。作者猴哥
图
猴哥
往期干货:猕猴桃上千亩大基地老板们都选新产区建园,为什么?猕猴桃反季销售可以卖高价?猕猴桃叶溃疡和普通叶斑病该如何准确辨认?猕猴桃频道
猕猴桃人,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