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俗话说:“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年是早立秋吗?饮食有啥讲究?
正所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闲品岁月,慢煮时光,在风花雪月中蒸炖人生,大家好,我是晓峰,一个热爱美食的东北汉子。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秋,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点,也是孟秋的开始,所谓“秋”就是暑去凉来。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俗话说:“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年是早立秋吗?人们习惯性把立秋分为“早立秋”和“晚立秋”,所谓早晚,那就是按照时间节点来计算的,立秋在上午12点前称之为“早立秋”,而十二点后称之为“晚立秋”,今年立秋节点是20点28分57秒,应该属于晚立秋,而且是正经八百的晚立秋。
自古就有“秋后一伏热死人”的说法,随时都会有“秋老虎”的叨扰。但是,此时昼夜温差开始逐渐变大,人们的养生理念由盛夏的消暑清热向着滋阴养肺防秋燥转变,立秋后饮食有啥讲究?一起来看一下。
一宜、汤汤水水
立秋后,自古就有“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的说法,也就是立秋后晚上适合常喝一些蜂蜜水或者是养生汤,不但具有养颜美容、润肠通便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滋阴养肺,缓解秋燥。
推荐食谱:蜂蜜雪梨莲藕羹、银耳红枣羹、冬瓜花蛤汤等。
二宜、“增酸”水果
立秋后,饮食上要“增酸”,目的是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剩肺气的侵入,增酸主要以水果为主。
1、苹果,果肉中富含可溶性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胡萝卜素,并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钾、镁、锌等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长期食用,有助于调节肠胃,降低胆固醇,降血压,减肥美容的功效,立秋后食用有利于防秋燥。
2、大枣,维C含量极高,是苹果的80倍,柑橘的16倍,猕猴桃的8倍,因此被称作“活维生素丸”,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9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多种矿物质,堪称“果中珍品”,立秋后食用,起到滋阴润肺之功效。
3、梨,含多种维生素、有机酸、钙、磷等多种矿物质;味甘酸,性凉,有生津止渴,润燥清热,止咳化痰等功效,秋天比较干燥,所以更应该多吃梨。
4、石榴,它含有很多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其中包括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有机酸、糖类、蛋白质、脂肪,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不但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还能促进钙的吸收,有利于预防贫血。
5、葡萄,成熟的浆果中葡萄含糖量高达10%~30%,以葡萄糖为主,葡萄中的多种果酸有助于消化,适当吃一些葡萄,能健脾和胃。
三宜、“润燥”蔬菜
《黄帝内经》中提出“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立秋后要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蔬菜,以防秋燥伤阴。
1、萝卜,俗话说“姜开胃,蒜败毒,常吃萝卜壮筋骨”,萝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可以对抗秋天干燥的气候,萝卜中的芥子油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并且萝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营养十分的丰富。
2、银耳,银耳被视为滋补佳品,有“菌中之王”的美誉。银耳也是滋阴润肺的好食材,具有益气清肺、补肺益气的作用,很适合干燥的秋天食用。
3、莲藕,俗话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秋天天气干燥,人心容易浮躁,而莲藕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经常吃莲藕可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补益脾胃。
俗话说:“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年是晚立秋。饮食有讲究,多喝汤汤水水、多吃“增酸”水果、多吃“润燥”蔬菜,有营养防秋燥!您学会了吗?我是晓峰,如果您喜欢晓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