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论坛

首页 » 发展历史 » 发展历史 » 凯里能人回村凝聚建设家乡磅礴力量三村工
TUhjnbcbe - 2023/8/28 20:18:00

夏日渐近,碧空如洗。漫步在凯里市舟溪镇曼洞村长岭岗步道上,所到之处尽显盎然春意:山林间,群芳斗艳、百鸟争鸣;小亭里,清风拂面、凉气沁脾,正是一年踏青好时节。

今年56岁的曼洞村村民龙荣青,背着布袋、手握镰刀缓缓下山来,布袋里装着蕨菜、竹笋、野葱……他已是满载而归。

“现在长岭岗步道修复好了,上山采野菜的村民比往年多得多,我去得晚了些,只采得10斤左右,这个蕨菜和野葱炒烟肉可好吃了,等会欢迎各位到我家来品尝。”龙荣青一边下山,一边笑呵呵对记者一行说。

据悉,年2月5日,曼洞村发动57名讲政治、有担当、有能力的乡贤回村,成立“曼洞村新乡贤委员会”,发挥“党建+新乡贤”作用,协助镇、村两级凝聚村民力量,共推曼洞村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乡贤委员会在村里干的第一件实事,就是长岭岗步道建设修缮工作。

市委组织部驻曼洞村驻村干部吴家俊被任命为曼洞村新乡贤委员会秘书长,负责该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据吴家俊介绍,一方面,自古以来,村民们通过长岭岗步道翻山越岭下地劳动养活家人、繁衍生息,村民们对这条步道有着很深的感情;另一方面,长岭岗山脉延绵22公里,山上景色宜人,花种繁多,且有历史故事,村民们对长岭岗的旅游开发有期待。新乡贤委员会认为修缮长岭岗步道会得到村民的支持,能够达到凝聚村民干事创业合力的目的。

吴家俊告诉记者,因长岭岗属国家二级公益林,为保持山林原生样貌,新乡贤委员会制定的修缮实施工作方案中,道路以防火步道的标准非硬化铺石修缮,适度拓宽。实施方案要求每个村民户要么每天出一个劳动力参加施工,要么提供元作为购买材料的资金。

“本来大家都认为操作起来会遇到困难,没想到在入户宣传动员时,所有的村民户都签字同意,我们顿时信心倍增。”吴家俊说。

年3月8日上午,长岭岗步道修缮工作正式开始,近名村民带着工具参加施工,清理阻路枯枝、挑石块、平路基……村民们干活非常卖力。第二天,参加施工的村民增加了一倍;第三天,村里几乎所有有劳动力的村民都出动了。

新乡贤委员会趁热打铁,发动在外乡贤集资相助,最终集资一万余元,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饮水和材料问题。通过全村村民齐心协力,原计划用时20余天的三公里步道修缮工作仅用时一个星期就完成了。

长岭岗步道修缮工作极大提振了村民干事创业的信心,有效凝聚村民合力,为新乡贤委员会接下来实施的实事奠定基础。

年3月26日,新乡贤委员会促成“相约武大樱花筑梦乡村振兴”武汉大学乡村振兴服务站(凯里站)走进武大校园乡村振兴活动,村里的14名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有幸见识国内一流大学的风采,激励这些孩子奋发学习、筑梦未来。

年5月份,新乡贤委员会促成中建二局华中分局在曼洞村开展原生态共享农业党建认领活动,认领种植生态水稻50亩,认领价格为成品大米6元/斤,当年销售收入共计21万元,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群众增收。

年8月,在新乡贤委员会的积极推动下,全村集资八万余元,向外募捐善款一万余元、物资若干,并于当月20日开展曼洞村首届助学表彰活动,为曼洞村籍年中考、高考、考研学子发放助学金。同时,实施文旅示范地打造、设立舞蹈艺术培训基地等“雏鹰计划”工作,多层次、多方面培养人才,打造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

……

年,凯里市实施曼洞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建设、乡村庭院美化工作,新乡贤委员会团结带领勤劳的曼洞村村民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促进各项建设工作如期高质量完成。

如今的曼洞村,房屋错落有致,乡道曲径通幽,花木繁盛、绿草如茵,农业、旅游业、民族手工业等产业实现升级发展,群众收入稳步提高,宜人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渐呈现。

在另一边的碧波镇朝阳村,近年来得益于碧波镇大力实施的“鸿雁”工程,成功鼓励引导政治立场坚定、热心家乡发展事业、有实力、会管理、懂经营、讲奉献、有文化、热情高的能人回乡投资创业,建设家乡。

目前,该村实现能人回村30余人,实施回乡创业项目9个,蓝莓、白茶、精品水果等一大批农业产业逐渐形成规模,有效带动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家园得到美化,群众实现增收,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

走进朝阳村相塘组蓝莓种植产业园,蓝莓树已是硕果累累,再过一段时日就要进入采摘期。回乡创业的种植大户赵通成,正在带领工人给蓝莓树进行管护作业。

年,朝阳村针对蓝莓产业,组织有种植意愿的村民召开返乡创业大会,赵通成积极响应村里的号召,用三年的时间,将自己的蓝莓基地发展到余亩。

赵通成告诉记者,在返乡种植蓝莓之前,他辗转浙江、福建、江苏等地务工,工作不稳定,收入不理想。返乡种植蓝莓之后,成了职业果农,工作不那么累了,收入也逐年提升。

“去年我出售蓝莓60多吨,收入60余万元,我长期雇佣附近村民帮助管护和采摘,去年光是支付工人的工资,就超过20万元呢。”赵通成说。

据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七支队派驻朝阳村的乡村振兴驻村干部龙继介绍,朝阳村有余亩的蓝莓进入盛果期,年新增种植0余亩,年将继续完成约0亩蓝莓种植,蓝莓种植产业园解决长期就业余人,带动季节性务工余人次。

另外,该村还有苹果梨、猕猴桃、西梅、车厘子、冰糖梨等精品水果近百亩,目前年产值30余万元,解决长期就业20余人,带动季节性务工余人次,村民人均年务工增收元以上。

据统计,自年1月深入实施“三村工程”以来,凯里市先后吸引名在外能人返乡创业,新增农村业态51个,带动群众就近就业人,解决季节性和临时性就业余人次。

目前,市级能人信息库有能人名,已组织召开能人座谈会余次,收集了村寨规划、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意见建议条。凯里市在16个“三村工程”示范村村级活动室设立“乡贤达人”活动室或“乡贤联络室”,成立乡贤理事会,为能人参与乡村治理、乡风文明、村务监督提供阵地支撑。全市共成立村级“乡贤委员会”57个,53名能人被选举为村组干,39人担任联户长或网格员,共帮助解决困难66个,开展治安巡逻次,关爱留守儿童52人次,调解矛盾纠纷起。

通讯员:杨骥肖茜

二审:雷子德杨秀华

三审:王志凯

1
查看完整版本: 凯里能人回村凝聚建设家乡磅礴力量三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