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在一年的生长、结果发育过程中要吸收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如果不能及时、全面、合理地补充消耗的土壤养分,不仅无法实现优质丰产,猕猴桃结果寿命将会大幅缩短。小编根据多年调查发现,果农在对猕猴桃施肥时,往往不能依据果树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科学施肥,盲目性很大。现将猕猴桃施肥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施肥时期
1.幼年园
定植1~3年内的幼树,根系少而嫩,分布浅,吸肥量不大。为促使多次新梢生长,迅速形成树冠,早日进入结果期,根据少吃多餐”的施肥原则,在3~8月追施速效氮肥3~4次,11月施一次基肥。基肥中除速效肥外,还要有厩肥、堆肥等,以增加树体养分积累。
2.成年园
(1)基肥
基肥最好在秋末冬初,猕猴桃采收后,全部落叶以前,结合深翻改土进行。施入量为全年用量的60%~70%。用沟施方法,在藤蔓周围交叉开沟,每年在对侧方向的沟内施肥,2~3年后藤蔓周围可以轮施一遍。
(2)萌芽催梢肥
萌芽前使用,时间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春季枝梢抽发量大,是早形成结果枝及下一年结果母枝的主要时期。此次施肥宜早不宜迟。以速效氮肥为主,一年2/3的氮肥在早春以前施入。磷钾肥也可于2~3月份一次施入。
(3)壮果肥
5月上旬至6月是果实迅速生长期,又是新梢生长旺盛期,此期根系吸收力强。此时的肥料具有加速果实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及促进新梢生长的作用,对提高当年产量、打下明年丰产基础影响极大。壮果肥以有机肥或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后期尽量少施氮肥。
(二)施肥量
猕猴桃生长迅速,枝叶繁茂,叶大而肥厚,其枝梢生长量远比一般果树大,同时其结实多,挂果时间长(一般达~天),故树体养分消耗量大(表6-1),需肥量较多,且养分种类要全面,不仅需注意氮、磷、钾肥的施用,而且宜适时补充徵肥。一般认为成年结果树的氮、磷、钾的适宜比例按顺序大致为(8:1:8)~(9:7:8)。猕猴桃施肥量取决于树龄、树势、结果多少、土壤肥力状况与土壤保肥性,各地施肥量有所差异。
新西兰幼龄猕猴桃园的经验施肥量为:第一年,全年株施纯氮14克(相当于尿素30克),从4月至8月(北半球,下同)分3~4次施入,施入范围1~2平方米。第二年,3月份株施纯氮55克(尿素克),施入范围3~4平方米,4~8月补施3次追肥,每次施纯氮28克(尿素60克)。第三年,3月份全园普施纯氮千克/公顷,5月份补施纯氮55千克/公顷。新西兰成年猕猴桃园施肥量:3月份全园普施纯氮千克/公顷,纯磷56千克/公顷,纯钾~千克/公顷,5月份补施纯氮57千克/公顷。适量补施钙、镁、硼肥。
我国猕猴桃幼年园经验施肥量一般为每株施基肥腐熟厩肥50千克或饼肥0.5千克,全年追肥每株施尿素克,分3~4次施下。成年园则每株每年施入厩肥或堆肥、人粪尿、猪粪尿等农家肥料50~70千克,草木灰1.5~2.5千克,硫酸铵0.3~0.5千克,过磷酸钙0.5千克,硫酸钾0.3~0.5千克,或者每株施入农家肥50千克,混入磷、钾肥各1.5千克。如陕西省周至县秦美丰产园施肥经验为:冬季每株施菜枯饼1.5千克,桐油渣0.5千克,磷肥0.5千克,鸡粪1千克。展叶期每株施碳酸氢铵或尿素0.5千克,花后一周施氮磷钾复合肥0.5千克。
(三)施肥方法
我国猕猴桃施追肥多采用穴施或撒施。①穴施:即在树盘外缘(树冠滴水线稍外沿处)挖4~6个长、宽各为20~30厘米,深15~20厘米的洞穴,将肥料施入。②撒施:幼年园多在树盘内撒施,成年园由于根系已布满全园,应行全园撒施。将肥料均匀撒入土面,结合浅耕或挖园,将肥料锄入(翻入)土中,施后灌水。也有施肥(多为化肥)后不锄土,直接灌水即可。国外追肥多结合灌溉,将肥料溶于水中,随喷灌或滴灌施入土中。
施基肥主要采用环状沟施肥和条沟状施肥,环状沟施肥是以树干为中心,距干60厘米左右挖一条环状沟,沟深40~50厘米,宽20~30厘米,施肥入沟,拌匀肥料后盖土。以后随树龄与树冠的扩大,环状沟逐年向外扩展。条沟状施肥是在距树干30厘米左右的株间或行间两边各挖一条深40~50厘米、宽30~40厘米的条状沟,隔年交替更换开沟方向与位置。对于已封行的猕猴桃园,特别是水平棚架园地,可采用全园施肥,即将肥料均匀撒入园地,再结合深耕翻入土中。注意在土壤有墒时施入,或施后灌水。但长期采用全园撒施,则施肥浅,易导致根系上浮,降低根系抗逆性,故需与条沟施肥交替配合使用。
(四)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就是用猕猴桃生长所需的某些营养元素,以适当的浓度喷布叶片,使叶片直接吸收养分。其优点是吸收养分快,可及时满足猕猴桃树的急需,用肥量少,肥料利用率高。但由于施肥量有限,起作用的时间不长,只能作为一种辅助追肥的方法。根外追肥使用的肥料种类与浓度一般为:尿素0.3%0.4%,磷酸二氢钾0.3%~0.4%,过磷酸钙浸出液0.5%~1%,硫酸亚铁0.05%~0.1%,腐熟人尿10%~20%,硼砂0.05%~0.1%。
进行根外追肥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1)掌握好浓度。根据天气,树龄、叶龄,决定合适的浓度,最好先做个小试验。
(2)注意喷布天气。以阴天或傍晚喷施效果好。
(3)喷布要均匀、周到。叶面尤其是叶背要喷到、喷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