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论坛

首页 » 发展历史 » 问答 » 人种植猕猴桃走上小康路新华社
TUhjnbcbe - 2024/4/26 18:27:00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4.html

新华社拉萨8月24日电题:人:种植猕猴桃走上小康路

新华社记者陈尚才、格桑边觉

“以前,我们人缺乏商品观念,现在村里发展旅游、种植猕猴桃,走上了小康路。”西藏林芝市察隅县下察隅镇新村党支部书记金夏说,如今贷款做买卖、经营茶田和种植猕猴桃的村民越来越多,人早已实现整体脱贫。

居住在藏东南林区的人族群,一直富有神秘色彩。人俗称“巴”,生活在西藏林芝市察隅县上、下察隅镇的新村、夏尼村等9个村,在我国境内仅有多人。人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生活方式简朴,起居穿戴有自己的习俗。

金夏介绍,直到20世纪60年代,人还过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敬神驱鬼的原始部落生活,房屋用树枝、干草、兽皮等搭建;食物以野生动物、野果野菜为主。

西藏民主改革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人走出深山,迁居到河谷台地,有了房屋和田地,学种水稻、玉米、鸡爪谷等,接受现代教育,一夫多妻的买卖婚姻陈规也慢慢绝迹,逐步过上现代生活。

谈到今天的生活,金夏说:“我们现在住的房子宽敞舒适,院子里有独立的洗澡间,还有自己的产业,日子越过越好。”

近年来,凭借独特的地理气候,下察隅镇开始推广种植猕猴桃。“这里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海拔适中,土地肥沃,是种植猕猴桃的绝佳地。”京都村猕猴桃园管理员高峰说。

为了帮助村民增收,京都村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引进猕猴桃种植。村民每年每亩地可获得租金元,同时也可以在种植园务工,工资每天能拿元。年,公司给京都村委会分红31万元。“我们以前被喊作‘酒鬼村’,现在可大不一样了。”谈起村子的变化,京都村党支部书记廖泽路说。

人小伙雄伟龙是猕猴桃种植的受益者。年,他在自家地里试种了2亩猕猴桃,收入2.6万元。两年后,雄伟龙更换了新品种,把种植规模扩大至10亩。

年起,察隅县还大力发展茶产业。截至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约1.2万亩。

如今,在察隅县的任何一个村落,绿油油的稻田掩映着一座座新居。一个个套了袋正待成熟的猕猴桃、一座座崭新的房屋……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幅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生活美满的小康村画卷。(完)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种植猕猴桃走上小康路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