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吃柿子的时候了,柿子营养丰富,含有蔗糖、葡萄糖、果糖、钙、磷、铁、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民间有句俗话:“秋天吃柿子,不会流鼻涕”,意思是说这个时节吃皮薄肉厚味甜的柿子,冬天鼻子不会流鼻涕,这是为啥?
中医五行理论认为,秋天对应五脏中的肺脏,肺开窍于鼻,肺受邪生病,人就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柿子味甘甜,性寒凉,可以清肺热,润肺燥,对于燥邪伤肺有一定的预防和保护作用,所以说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内在的阴液不足,嘴唇裂口吃点柿子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柿子还是食疗佳品,柿子叶也能入药,现代研究证实,柿子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C、芦丁等物质,能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每日用柿子叶20克煎水喝,或者开水泡当茶饮,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为什么有的柿子口感涩?柿子的涩味来自其细胞中的鞣酸(又称单宁、单宁酸等),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收敛物质。吃柿子时,嚼破了细胞,里面的鞣酸就会流出来,与口腔中的唾液蛋白结合让人产生“涩”的感觉,而且鞣酸还刺激口腔的黏膜蛋白,使之产生收敛性的麻涩感。然而,并非所有柿子都是高鞣酸的。柿子分为完全甜型、不完全甜型、不完全涩型和涩型。研究显示,涩型柿子每克果实中鞣酸的含量可达3~4克,完全甜型柿子中的鞣酸含量则不足0.1克。另外,柿子中的鞣酸含量在生长过程中首先逐渐增多,在成熟软化过程中,可溶性鞣酸的含量则逐渐降低。所以,未成熟的柿子最好不要吃。
怎么让柿子不涩?可用两种方法:一是温水浸泡法,如果是青涩柿子(绿的),可用与体温相当的温水浸泡18小时,若果皮是黄色的,可用水温20℃~25℃浸泡15~16小时。二是水果混放法,将涩柿子与少量成熟的苹果、猕猴桃等混装在密闭的容器中,在常温下放4~5天即可脱涩。
柿子和螃蟹能一起吃吗?如果是熟柿子,对海鲜类食物又不过敏,两者完全可以一起吃。但如果是未脱涩的生柿子,就要格外小心,它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其鞣酸和果胶含量在众多水果中处于较高水平,这些物质在胃酸作用下易形成难消化的植物纤维团块,它们可以包裹着其他食物,在胃中变得越来越大,严重时甚至堵塞胃肠道,只能通过手术来排出,这也就是所谓的“胃柿石症”。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待柿子‘脱涩’后再食用”。
柿子是天然的醒酒药柿子是“天然的醒酒药”,古时就被用作防醉和消除宿醉的有效食品。柿子中的有机酸和鞣酸能促进消化,加速酒精分解;高含糖量和含钾量以及大量水分,有利尿之效,帮助机体排泄。丰富的维生素C还能增强肝脏功能,有护肝的作用。醉酒后吃上两个柿子,可以缓解第二天头痛。柿子虽营养丰富、口味甘甜,但因含有鞣质、果胶,与胃酸或蛋白质结合可形成柿结石,造成消化道疾患,因此不宜空腹或过多食用。
内容来自人民健康网综合自生命时报、健康时报
更多每日精彩板块,点击下方图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