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果实套袋可减少日灼、叶磨,防治病虫害和果面污染等问题,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保证猕猴桃的安全生产。为提高猕猴桃商品性,在猕猴桃的生长过程中需进行果实套袋管理。
1、套袋前准备
疏去畸形果、扁平果、小果、病虫害果等,保留果梗粗壮,发育良好的幼果,成龄园每平方米架面留果40个左右,幼果选定后,小心除去附着在幼果上的杂物。果园灌水采用小水畦灌,一般套袋前适当灌水,使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套袋前需喷一次杀菌剂,与套袋时间间隔不应超过3天,最好当天喷,当天套袋,可选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倍液等低毒低残留药剂,不要选用乳剂,易造成果面留斑,药液干后即可套袋。
2、套袋技术
袋种的选择。猕猴桃套袋要求的果袋为、遮光性强、透气性好、吸水性小、抗张力强、纸质柔软的黄单层木浆纸袋,果袋底部留两透气孔,或底部不封口,一般规格为毫米×毫米。
套袋时期。猕猴桃套袋宜在落花后30天左右开始进行,用l0~l5天时间套完。套袋应在早晨露水干后,或药液干后进行,晴天一般上午9:00~l1:30和下午4:00~6:30为宜,雨后也不宜立即套袋。套袋过早,容易伤及果柄果皮,不利于幼果发育;套袋过晚,果面粗糙,影响套袋效果,果柄木质化不便于操作。
套袋方法。套袋前一天晚上应将纸袋置于潮湿地方,使袋子软化,以利于扎紧袋口。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左手托住纸袋,右手撑开袋口,使袋体鼓胀,并使袋底两角的通气放水孔张开;②袋口向上,双手执袋口下2~3厘米处,将幼果套人袋内,使果柄卡在袋口中间开口的基部;③将袋口左右分别向中间横向折叠,叠在一起后,将袋口扎丝弯成“V”形夹住袋口,完成套袋。套时注意用力要轻重适宜,方向始终要始终向上,避免将扎丝缠在果柄上,要扎紧袋口。这样操作的目的在于使幼果处于袋体中央,并在袋内悬空,防止袋体摩擦果面和避免雨水漏人、病菌入侵和果袋被风吹落。套袋后遇到高温天气(气温高于38℃),应打开袋的底口通风,以降低袋内温度。
3、套袋后为什么有落果
调查几个果园后发现不同程度有落果,现场发现落下来的果,果柄处不同程度有挤伤,说明在扎铅丝时手拉的过紧,果柄部位因受伤,养分运送受阴,还发现果梗部有灰霉病菌入侵,造成果梗部霉烂。
解决对策:套袋时轻轻扎袋,不要挤伤果柄,应折皱收拢起来,到果柄周围,不能太紧,只要虫、水进不去就行。灰霉病在花期和花后及时用25%金力士倍+柔水通倍,连防两次可以控制,不会再感染果实。
4、套袋一般风味都差,怎么解决
套袋虽然提高猕猴桃果实外观,但套袋后风味淡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说,糖度比未套袋果低1-2度,因果实受光少,糖分积累就减少,加之客商要求早采,更不利于糖分积累,果实风味就会偏淡。
解决对策:在管理上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外,应施有生物菌和有机质、无机肥和补充微量元素元素,提高肥料中磷、钾比例增高;花芽分化期增施磷钾肥,提倡控氮增磷补钾,这样可积累糖分,提高果实风味。例如在果实膨大期追施龙飞大三元有机无机生物肥+螯合型微量元素肥斯德考普。喷施优质叶面肥硕丰,果友氨基酸。地下也可施蓉昌硅钙镁钾肥。
2.采收前控水控氮,水多氮多果实细胞内水多,糖分减少,采收前这做法,可增加糖分积累,尤其在今年连阴雨多,要及时排水,水和氮减少后,果实细胞浓度一高,糖分积累多,风味相应就提高。
3.采前摘叶,果实周围叶太密,光线不足,果实糖分就积累少。采收前10天左右,将其套袋,果园用叶摘除,有利果实见阳光,积累糖分,提高风味。
4.适时除袋,猕猴桃除袋在采收前3-4天最好,要看天气而定,但不能除袋太早,太早了果实在空气中时间长还可受到污染,太迟了不利于果实上色,要求底色绿色,绒毛褐色,因之,通过几年来经验,以采果前3-4天除袋比较合适。
5.适时采收,不可早采。早采收,果实着色含糖均不高,套袋的海沃德和金香可溶性固性物达6.5%,秦美达7%,采收为适宜时间。
5、套袋为啥还有虫果出现。
据调查套袋果园后期果面仍有个别梨圆蚧和蝽蟓危害。现场看出凡有虫危害果,大部是纸袋下部也就是底部封的不严实或不封,大张口,这样害虫自然在果实周围危害。或纸袋质量差,遇雨而烂。
猕猴桃果袋销售
解决对策:选用好质量纸袋,纸袋的纸质柔软有韧性,风吹日晒雨淋不会烂,不要只看便宜,人说便宜没好货,这是第一关,选用好纸袋至关重要;第二纸袋底部只留两角的通风孔不可不封,底部全张开;第三经常检查套袋果,有个别纸袋破碎时,可及时更换,这样杜绝虫的危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