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棚期是土壤处理的关键时期,土壤处理的效果决定了未来一大茬蔬菜的长势。多数菜农采取药剂闷棚的措施,使用的药剂通常包括氰氨化钙(石灰氮)、威百亩等,这些药剂对土壤有害菌、线虫等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药剂处理高温闷棚时,薄膜的覆盖十分关键。
据了解,一些菜农虽然使用了药剂闷棚,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而那些采用药剂处理+地面盖膜措施的菜农,其闷棚效果往往较好。为此,记者采访了多个进行药剂闷棚处理的菜农,虽然覆膜方式不一,但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覆膜要统一。由于施药灌水采取南北走向,起垄时也是南北向,因此多采用东西覆膜的方式,由南北向依次盖膜,南侧膜压北侧膜,这样能够在浇水的时候避免膜“呛”水,导致水流到膜上。整个棚室覆好膜以后,南北两侧及东西两侧要采取开沟压膜的方式,可大大提高膜盖住地面的密封性,提高药剂的熏蒸效果。
其次,覆膜要严密。
再次,覆膜尽量少用土压。膜与膜之间的连接处尽量少盖土,这是因为盖土多了阻挡光线进入土壤,会降低土壤的增温效果。膜与膜之间的搭叠处会因结露而自然粘连,提高覆膜的密封性。
最后,注意覆膜的先后顺序。有的菜农会采取先浇水后覆膜的方式,这种做法不如先覆膜再浇水。有些药剂需要通过遇水反应后才能够达到杀灭效果。采取先浇水后覆膜的做法会导致药剂气体散逸,使杀灭效果降低。来源北方蔬菜报(BFSC)
为什么要在夏季闷棚呢?
近年来,很多菜农为了蔬菜的高产出,在大棚中投入的肥料和药剂往往比露天的多得多,长此以往,这种盲目的过量的营养补充和化学药剂的使用,让土壤逐渐累积了大量的残余物。土壤的盐渍化、酸化越来越严重。这样恶性的循环式管理,致使土壤性质愈发恶劣。土传病害和虫害也越来越严重,比如根腐病、枯萎病、尤其是线虫病。线虫属于土壤习居性生物,危害作物的根结线虫虫体结构简单,对逆境的适应能力很强,长期使用一种药剂,会使线虫体内的抗药性增加,但是线虫对高温很敏感,55℃时就可以杀死线虫。在闷棚前施入土杂肥、粪肥、草肥等,经过闷棚后,可是土壤中的有机质进一步得到分解,既发挥了肥效的同时,也避免了有机质未充分腐熟烧根的问题。闷棚结合施肥,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降低板结,降低和延缓盐渍化程度。高温闷棚还有利于有机肥的腐熟,还能提高农药药效,减短农药残效期。
对于高温焖棚而言,需要保证土壤10公分左右位置的基本温度在55℃以上,在20公分左右位置土壤温度在40~45℃,如果达不到这个温度,对于整体的高温焖棚效果就会不理想。尤其是对于线虫需要温度达到55度以上才能达到致死,并且需要保证这个温度维持到10分钟以上的时长。焖棚进行中高温焖棚的时间控制,一般需要在关闭温室开始计算,大概需要15-22天,如遇阴天或降雨天,可以适当延长。
《黄瓜灰霉与蔓枯,区别在哪?怎么防治》(宇丰农业)
黄瓜灰霉病、蔓枯病这几年发病较重,同时,由于这两种病害初期发病多先从叶片开始,从叶片上看发病症状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在判断上往往出现失误,不能对症下药,延误防治时机。今天小编来教大家识别?
相似点:
这两种病害发病后叶片都表现出大的病斑,病斑直径都在10~35毫米之间,后期病斑中央都会出现裂口,病部都出现灰色霉层和小黑点,病斑都有一定的轮纹。
不同点:
1.黄瓜蔓枯病叶片病斑轮纹不太明显,而灰霉病病斑轮纹比较明显;
2.蔓枯病发病叶片,多先从叶边缘开始侵染,病部形成半圆形,或自叶缘向内呈V字形扩展,而灰霉病叶部病斑初为水浸状,发病病斑处的叶肉组织变薄,病斑上有较明显的轮纹,湿度高时易穿孔。发病后期变成淡灰褐色斑,呈不规则形,生有少量灰色粉状霉,发病部位不一定在叶缘。
3.在发病季节上也有所区别,黄瓜蔓枯病一般在春播、夏播黄瓜上发病较重,而黄瓜灰霉病则多在冬季低温寡照的温室内发生。
黄瓜蔓枯病表现症状
黄瓜蔓枯病表现症状
黄瓜灰霉病表现症状
黄瓜灰霉病表现症状
《猕猴桃在不同时期肥料的正确施用技术》(百万农资招商网)
猕猴桃在不同时期肥料的正确施用技术:
早春追施催芽肥
春季土壤解冻、树液流动后,树体开始活动,在此期间施肥有利于萌芽开花,促进新梢生长。催芽肥宜在发芽前施用,以氮肥为主(氮肥占全年氮肥用量的1/2-2/3),配以少量磷、钾肥。4年生树一般亩施纯氮8-10公斤,纯磷4公斤,纯钾4公斤。采取全园措施或株施,然后灌春水1—2次。
花后追施促果肥
落花后30-40天是猕猴桃果实迅速膨大时期,此阶段果实生长迅速,体积增大很快,缺肥会使猕猴桃膨大受阻。促果肥宜在落花后20~30天施入,以复合肥为主。4年生树每株可施入磷酸二氢铵0.25—0.3公斤。施后全园浇水一次。
盛夏追施壮果肥
为使果实在内部充实,增加单果重和提高品质,宜在6—7月份追施一次磷、钾肥。为弥补后期枝梢生长时营养不足,也可叶面喷施氮肥1~2次。在此期间叶面喷钙肥还可增强果实的耐贮性。本次施肥以叶面喷施为主,肥料可选用0.50/o磷酸二氢钾、0.3%—0.5%尿素液及0.5%硝酸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