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论坛

首页 » 发展历史 » 刊物介绍 » 猕猴桃生长盛期应如何管理抹芽疏蕾严防花
TUhjnbcbe - 2022/7/14 17:04:00

花期对于果实的来说非常重要,猕猴桃现蕾至开花期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期产量,马虎不得!四月份各猕猴桃产区都陆续进入了花蕾期,那么应该怎样科学的管理呢?下面细细道来。

一、抹芽疏蕾

猕猴桃枝条的萌芽率高,但是为了保证结果枝在完全展叶后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就需要将结果母枝上芽与芽之间保持15-20公分。

注意要留下长势健康的芽。那么为什么要疏蕾呢?

一般来说侧花和基部花分化迟、质量差,为了节约养分、提高花的质量,在开始现蕾时,就可以把侧花蕾、结果枝基部的花蕾疏掉。

疏蕾宜早不宜晚,过晚疏除只会加大养分的消耗。

疏蕾通常在四月中下旬,当发现结果枝生长量达到50厘米以上时,或者侧花蕾分离后15天左右就可以开始疏蕾啦!

疏蕾时要重点疏除过小的畸形蕾、发育较差的两侧蕾还有被病虫危害的蕾,再疏除结果枝基部的花蕾,最后是结果枝顶部的花蕾。

发育好的中心花蕾要重点保留。不同结果枝还有不同的疏蕾法,比如:强壮的长果枝要留5-6个花蕾,不长不短的结果枝保留3-4个花蕾,短枝留1-2个花蕾。

据观察,猕猴桃开花坐果后60天,生长量可占整个果实生长量的80%。因此疏蕾比疏花、疏果更能节省养分消耗。所以种植的时候最好选择不疏花而提前疏蕾。

二、花腐病防治

花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的病害,是继溃疡病以来又一严重病害。因此,该病成为猕猴桃生长过程中的一大难关。

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小心提防,不让花腐病有可乘之机。

花腐病主要危害猕猴桃的花蕾,花,其次还会危害幼果和叶片,引起大量落花落果,严重影响猕猴桃的产量与品质。受害严重的花蕾不能膨大,花萼变成褐色,花丝变黑腐烂,蕾也会脱落。病菌从花瓣扩展到幼果上,引起幼果变褐萎缩,病果易脱落。该病的发病程度与空气的湿度、地形、品种等关系密切。花朵发病率与整个花期的降雨量呈正相关。地势低、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及湿度大的果园易染病。多雨年份也易染病。病情的严重情况与开花时间也有关,花萼裂开的时间越早,病害发病就越严重。雄蕊最容易感染病害,花萼相对感病较轻。对于花腐病的防治,主要通过农业防治措施和化学防治措施,要以农业防治为主,平时要加强果园管理,注意排水问题。

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

适时的除草,保持园内环境的干净整洁,避免杂草争夺养分。

改善花蕾部的通风透光环境,及时将病花、病果捡出,减少病菌来源。

特别注意园内的温度及湿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

做好这些,可以大大减少花腐病的发生。此外,还需结合化学药剂,展叶期和开花前的现蕾期是用药关键期,有效药剂一般有铜制剂、抗生素类等,既能提高防效,又能增强植物抗性,还可预防低温霜冻,并促进开花、授粉、坐果,提升果实商品率。药物建议使用春雷王铜。47%春雷.王铜王铜是保护性杀菌剂,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释放铜离子杀菌防病;春雷王铜内吸性强,可杀死侵入作物体内的病菌。↓点击下图,立即抢购↓

三、土肥管理

深翻对猕猴桃园土壤和树体的作用,猕猴桃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受土壤类型、质地、水分、养分及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实践证明,一年四季均可深翻,但应根据果园具体情况与要求因地制宜地适时深翻,并采取相应措施达到最佳效果。

根据猕猴桃的枝条生长的特点来划分,四月份是生长枝条的春梢期,也是第一个生长盛期。不同树龄对养分的需求大大不同。主要分为幼龄树和盛果期树。

对于幼龄树来说,最需要的就是促进枝蔓和根系生长,需肥量不大,但对肥很敏感要给足氮磷肥。在幼树结果初期,除了施用氮肥外,还要加强磷钾肥的施用。磷钾肥推荐使用磷酸二氢钾,壮根壮茎,为生长打好基础。

↓点击下图,立即抢购↓

四、水分调节

水分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水分对于水果的意义更加重大。

不同的生长发育期,猕猴桃对水分的需求也不同。

在萌芽期和新枝生长期(3月上中旬-5月中旬):此时是花芽形态分化期,新的枝条的生长盛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如果土壤墒情不足,可采取灌水措施,及时补水,促进发芽与生长。提高光合效应,促进开花坐果。

花期(4月底-5月中旬)在温度湿度阳光都充足的情况下,花期持续时间会变长,而如果在高温干旱且无灌溉条件下,花期较短,影响有效授粉期。

这段时间一般被称为猕猴桃的第一关键期,水分供应的是否足够对于后期生长有很大影响。

浇水时要把土壤湿度保持在80%左右。

1
查看完整版本: 猕猴桃生长盛期应如何管理抹芽疏蕾严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