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论坛

首页 » 发展历史 » 刊物介绍 » 猕猴桃变猕猴逃,从火爆到反感,到底经
TUhjnbcbe - 2023/3/25 13:12:00
昆明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69963.html

奇异果是一种风味独特的水果,富含维生素C,深受消费者喜爱。它曾经很受欢迎,但现在每个人都不喜欢它。许多消费者都表示买不会有第二次。买了硬的,要和香蕉放在一起催熟,但还是不软下来,软了就烂了!具体原因大家都不知道,但是客服告诉广大消费者说时效方法不对。我有一位朋友很爱吃猕猴桃,近两年一直这样买。今年不死心,又买了一批,表面看起来挺好的,也挺肥硕,但最终还是一个后果,放烂了,又立了次flag,“再也不买了”。猕猴桃也变成了“猕猴逃”。

是什么原因?导致猕猴桃无法用其他水果催熟?

为了占领市场先机,一些果农预先摘果。看上去是卖到高价钱,但整个猕猴桃市场的名气却大打折扣。

近几年很多消费者觉得买的猕猴桃比较硬,用香蕉和苹果可以加速猕猴桃的成熟,但现在催熟半个月也不软,变软了。发现整个猕猴桃都坏了,根本吃不下。

许多人将此归因于过早采摘。事实上,作为晚熟水果的猕猴桃,大多数果农都会较早摘果,并在仓库中等待时机出售。然而近年来,猕猴桃的味道越来越差,很多人都放弃了购买。没有人关心猕猴桃的价格是否会下跌。买了回来不好吃还买来干嘛,除非是真的人傻钱多。

猕猴桃一般9、10月熟。例如,香港品种早熟,9月上市,金秋猕猴桃10月底上市。如果在这个时间之前早采猕猴桃,会影响猕猴桃的营养积累以及味道口感。但一般来说,最好选择至少8%的可溶性固体时摘取最好。

年,央视重点批评猕猴桃早期采摘行为。原因是7月初采摘了大量的这些猕猴桃。记者随后调查市场发现,成都交易市场的日交易量上几十吨甚至百吨。距离猕猴桃成熟还有一个多月,显然时早采的,而且数目不占少数。

记者询问摊主时,他说个头大的9元一斤,要催熟2天才能吃。记者发现,猕猴桃质地坚硬,还有灰色斑点。在另一摊位,摊主开出每斤10元的报价,记者问起早采的事情,摊主却假装不知道,一问三不知。

有的水果批发摆摊,批发价8元。记者问他从哪里来,摊主总是支支吾吾,说自己种了多亩地。记者因需求量大,询问摊主切开猕猴桃看看,发现果肉比较白,中间有一颗小红心,见记者脸色不对就表示不卖给他了。

这些猕猴桃早上市,将以15元以上的高价出售。早收更有好处,不少商家开出高价垄断猕猴桃,果农们也抵挡不住诱惑,自然会卖。

早采的后果

很多消费者都埋怨到猕猴桃看着不错,咬一口就要吐了。颜值高,但质量下降甚至说是浪费水果了,这些都是早采带来的“恶果”。水果有一个自然的生长成熟期,如果在成熟期之前采摘,势必会影响其成熟度和口感。

早收看似可以赚大钱,达到增收的目的,但这样的水果卖到市场上,只会招来更多的骂声,品牌形象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消费者定不会为此买账,绝不会再上第二次当。

猕猴桃真正成熟后卖给消费者的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降低收购价格可能会阻止果农出售猕猴桃。他们的利润也大幅缩水,损失也是正常的。

对猕猴桃来说,养分积累的主要时期是每年的七月至九月。该种果实生长发育期缩短的话会导致减产30%,果肉以柠檬酸为主。它的淀粉、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等含量低,营养成分低,口感差。

这些水果的储存期和货架期会明显缩短,坏的猕猴桃入库的比例会增加。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早采都是害人害己会导致猕猴桃产业造成很大的伤害。

一些农民抱怨早收的卖得好,但晚收的可能不行。出去的时候很难赚钱,但是大家都选择早,所以大家都跟风,早选择。不过,不知道这种涸泽而渔的方法会伤害到更多果农和更多的消费者,但是这些少数赚钱的果农明年还会赚更多钱吗?

很多果农有“短见”的想法,这是错误的。为了一时的小便宜而损害了整个猕猴桃产业,值得吗?

其实还有很多品种水果也都沦为如此,比如:

泰国榴莲

年,一艘泰国货轮在我港抛锚。这些货轮上装满了榴莲,货主兴致勃勃地搬运水果,但在他切水果的时候,榴莲没有果肉,成熟度在10%到20%之间,并不算多。之后,主人又将其他果实切开,发现一切都一样。

货主对此非常生气,立即联系了出口商。泰国当然不敢得罪货主,因为我国是泰国最大的榴莲进口国。早期收获榴莲已成为一种普遍做法。榴莲是为了盈利而预售的。

政府随后宣布,如果提早收获榴莲并卖给中国,他们将被监禁三年。事实证明,早期采摘水果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多么沉痛的代价。

2、布林

其实黑布林才是被早采玩得最烂的水果了。它现在是低端、劣质水果的代名词。以前每斤15块左右,但现在已经变成廉价水果了。

布林一般是成熟的,7月中旬会卖,但是5月上市的布林味道很差,味道比较酸。几年后,消费者已经吃不回原来的味道了。然而,商家却采取了“以爱助农”的套路。

什么叫“以爱助农”呢?

7月份大量黑布林进入市场时,发布些营销文加些什么催泪故事,并请果农“行动起来”。如此惨烈的营销骗了很多人。然而,果农并没有出售成熟的更多的布林,也就只能卖出少部分,而5-6月因预采而卖不出去的布林早就已经高价出售给水果店了。现在消费者都知道味道不咋地当然不会再买。

当然,还有桃子、苹果、梨、芒果等等都被早采玩过了,而糖橙、琯溪柚则更严重的是早收从中档水果加入低档水果的行列。

如何挽回猕猴桃在市场上的地位?

早收的主要原因是产销中断,即“小产、大市场”。从生产、收购、批发到销售,没有统一的产业链,没有政府和商会的协调。没有话语权,他们只能任由黑心收购者摆布。

因此,要建立和实施采伐标准,发挥政府和商会的作用,建立全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创建利益相关者工会,建设利益共同体。生产销售一条龙整合起来。目前,一些大公司有明确的采摘标准。比如直径7到9厘米,一个水果的重量是克,含糖量在14度以上。

事实上,很容易确定水果是否提前收获。例如,如果您购买“未损坏的水果糖分计”,除非糖分超过标准,否则零售商将拒绝购买。通过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可以防止过早收获的现象。

1
查看完整版本: 猕猴桃变猕猴逃,从火爆到反感,到底经